随着科技的进步,数据统计在足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,数据统计不仅成为研究足球技战术的重要参考,也成为了观众和媒体议论的焦点,除去控球比例、射门次数、射正次数等老生常谈的统计数据,当然在统计的框架中乌龙球也是一个逃不过的话题。迄今为止,欧洲杯赛场上已经诞生了7粒乌龙球,加上上届杯赛的11粒,两届赛事竟然出现了18次乌龙球,要知道欧洲杯的历史上也不过只有27次乌龙进球,更关键的是这还没完,小组赛第三轮还未结束,还有淘汰赛尚未进行,超越上届的11粒看来也有可能只是时间问题,说到这不仅引人深思,为什么这届乌龙球这么多?

1976:1粒

1996:1粒

2000:1粒

2004:2粒

2012:1粒

2016:3粒

2020:11粒

2024:7粒……(尚未结束)

首先就是统计方式的改变,曾经的射门,例如进攻球员射门,球直奔球门方向,打到了防守球员身上,弹进球门;或是进球球员射门,门将正常去扑球,虽然碰到了球,但球还是进了,这样的进球原来都被算在射门球员的“账下”。早在2010年国际足联就强调过,如果射门打中门框范围,但进球过程中皮球触及到防守队员,或从门框弹到防守队员身体再入网,这样的进球不算是乌龙。比如欧洲杯揭幕战德国vs苏格兰,吕迪格的回头望月算在了“乌龙君”的进球账户中,不过土耳其队阿卡伊登和荷兰队马伦的乌龙进球还是没得洗……出现吕迪格这一情况的原因是欧足联在坚持另外一种规则,欧足联技术统计委员会并不认可这类进球的统计方式,如今规则也在进行着改变,更多时候只要是最后一位碰到球的队员为防守方球员,都会被算在乌龙球中,这也是“乌龙君”霸占射手榜的原因之一,自然而已产生了更多乌龙球。

其次就是技战术风格的转变,对比没扩军之前的2012年欧洲杯,各支球队并没有十分强调前场逼抢和就地反抢,由攻转守的区域更多倾向于中场对抗阶段,因此谁能在中场占到更多便宜,就能创造更多的射门或威胁机会,2012年欧洲杯决赛西班牙4-0击败意大利很说明问题。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,“逼抢到与对手脸贴脸”的踢法越来越流行,毕竟跑20米解决问题和跑70米解决问题不是一个量级。高强度的逼抢更容易让对方处于“短路”状态并出现低级失误,毕竟都是人,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,难免会犯错,这也是“乌龙球”和“乌龙助攻”频频出现的一个原因。例如小组赛第二轮西班牙与意大利的对决中,意大利后卫在西班牙前场高位压迫的轮番逼抢和冲击下,卡拉菲里奥用一次前锋风格的门前包抄,攻破了队友多纳鲁马把守的球门;同样的桥段也在荷兰vs奥地利的小组赛第三轮中上演,荷兰队马伦的好意回防却铲射进了自家球门;克罗地亚vs阿尔巴尼亚的2-2也是类似,贾苏拉实在是有些躲不过,好在他随后将功补过,扳平了比分,各种忙中出错的状况也让“乌龙君”又刷了一次存在感。

每每面临技战术风格的变革,总会有一些神奇的纪录会被打破,在链式防守的年代,防线的紧凑性引领了防守风格的进步;全攻全守的年代更多三角站位的互相配合也一度成为了时代的标签;tiki-taka主流时控球率屡创新高;传中为王时边后卫的插上以及传球次数打破历史纪录;反击讲求效率的年代射正次数比例会成为左右比赛的重要因素;如今就地反抢、贴脸压迫的选择让远射和乌龙球成为了当下人人们讨论的重点,很荣幸我们能够见证一个个伟大纪录被打破,也在见证了足球的发展与变革。